近兩年,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尤為火熱。主要是因為“雙碳”目標的推進以及“碳排放大戶”建筑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大家看到了BIPV市場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很擔心光伏發電建材應用到建筑上,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如何?能否做到與建筑同壽命?
接下來通過一座2015年在杭州建成,應用了龍焱碲化鎘光伏發電建材的代表性光電建筑項目的實際數據情況告訴你答案。

▲ 鳥瞰杭州三堡排澇工程
三堡排澇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區三堡社區西側,是以防洪排澇為主、結合改善水環境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是經國務院、浙江省政府批準實施的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的子項目,對于整個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有著重要的意義。杭州三堡排澇工程主體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建設,2015年6月通過工程通水及泵站啟動階段驗收并投入試運行,2017年5月通過竣工驗收。項目榮獲2016~2017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這也成為成為杭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魯班獎的水利工程。


▲杭州三堡排澇工程
除了作為省重點工程項目、市新一輪“十大重點項目”以及“五水共治”調水排水的重點工程以外,杭州三堡排澇工程上部建筑還采用了全鋼結構、玻璃幕墻、地源熱泵空調、雨水回收、光伏發電、外遮陽等多項環保節能技術,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國家綠色三星建筑標識的水利工程。杭州三堡排澇工程在可再生能源應用方面別具特色,其中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應用成為亮點。項目屋頂安裝900余塊龍焱20%透光率碲化鎘發電玻璃建材,總裝機容量60KW,年發電量達6萬kWh,年減少碳排放近6t;碲化鎘發電玻璃建材采用中空夾膠結構,不僅能很好的防止因臨近江水造成的腐蝕,延長了光伏采光頂的使用壽命,同時具有非常好的隔熱保溫性能,減少了建筑室內控溫電器的能耗。

▲ 使用龍焱20%透光率碲化鎘發電玻璃的透光效果
轉眼間,2022年已經走進尾聲,三堡排澇工程的光伏采光頂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運行了近八年時間,現在項目情況如何?
最近恰逢第二次給三堡排澇工程建筑做整體維護,龍焱工程運維部參與了光伏采光頂部分的運維檢修工作。運維工程師在現場使用專業檢測設備做了仔細勘察,除了有22塊光伏發電玻璃由于鋼結構形變造成破損或表面鋼化玻璃自爆需要更換,其它發電玻璃都完好無損,無熱斑損傷現象,光伏系統也一直處于正常運行發電的工作狀態。

▲ 杭州三堡排澇工程屋頂光伏采光頂
根據統計記錄,自2015年6月投入運行以來,三堡排澇工程光伏采光頂經受了11個強臺風、25次強降雨、多次冰雹以及杭州夏季高溫酷熱天氣(例如:2022年杭州主城區≥35℃的高溫日數達52天,最高溫度達41.8℃)等戶外嚴峻環境的考驗,有力驗證了龍焱碲化鎘光伏發電建材在建筑應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也為建筑行業大規模應用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和光伏發電建材堅定了信心。通過BIPV領域十余年的探索實踐,以及產品在國內外百余座地標性光電建筑項目中成功應用的情況來看,龍焱碲化鎘光伏發電建材的安全性、美觀度、熱工系數、發電能力等方面都已經能滿足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可以在建筑應用中真正實現對傳統建材的替代,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助力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和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